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人活着就是一个寻找人生真谛的过程,在不断前进的路上去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根据着这些想法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尽管你在不同的阶段,但是你总会重复这某些问题的探讨,不断去探讨,不断去否定自己,再不断去寻找真我。即使到最后,你寻找不到答案,但是重在过程,这个过程是比答案更有意义的东西。

纪录片《音乐人生》是导演张经纬记录一个音乐神童黄家正的11岁和17岁,黄家正是一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个哥哥和弟弟,家境优越,从小就是锋芒毕露的人,参加过大大小小的比赛。逐渐的长大使他发现自己不是为了取胜而比赛,而是想用音乐去影响别人,想通过音乐学会做好一个“人”。

故事引出了一个问题,“想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这是17岁的黄家正说的,画面转回小时候的他和爸爸在国外比赛的日子。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音乐小神童的童年。当人们11岁还在玩耍还在看着电视的画面时,黄家正已经在不断比赛,不断去出现在各种场合。在人们看来,这样的人生已经很有意义了,从小就不断获得荣耀,被别人看好,称赞。可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想探讨如何做有意义的人这正正是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所在。在罗老师的教学和17岁的黄家正对罗老师的回忆时,体现出罗老师是黄家正的人生启蒙者,她在教他音乐的同时引导他去感受世界,使他自己拥有比同龄人多的感受和看法。同时也造就了他的完美主义,他对罗老师的感谢是不想让老师失望,所以他在指挥乐团的时候过于急进。罗老师不断从音乐上教导他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长大后的他也想通过音乐带给人们自己的思想。但是越是长大,他越来越和老师朋友的观念有所出入,也许这正是叛逆的表现,可是他的叛逆是有自己明确的思想并为此去进行自己的人生,他说“我很清楚,我不管名利,只要死时无悔,人生无憾。罗老师则看重死后有多少人怀念自己,她取向贡献人群,社会认同。”这时他对“人”的探讨。

他是人生的理念就是“人”,也许会有人觉得他是个自大骄傲个人主义的人,但是他因为小时候被父亲逼着去比赛,享受着同龄人未曾拥有的荣耀,以至于他想要一个自我的人生,为自己而活的人生。他说“拔萃精神非我所要,这是建基于比赛之上的,我们太想赢音乐节,这种心态超过追求音乐的心。胜出时感到团结,仅此而已,我想要的是,大家追寻音乐,宣告我们在演奏,不理胜负。我从小就有这种想法,但我知道别人会鄙视,但我会感染他们,不要为比赛去弹琴。”是的,胜出的荣耀也只是一时的,光芒也只是一瞬间的,但是自身的追寻是不断的,是会给自己带来影响的。正如小时候他告诉观众,自己的生活,三分之一是生命,三分之一是钱,三分之一是音乐。而长大后,他说,钱为生活,但音乐是生命。

在叙事结构上,导演采用了时空交错,过去与现在不断交织,在某些问题,某些情境上是重叠的。例如罗老师教导11岁的他感受音乐,而17岁的他用自己的方式指导被人,他们都是忘我的,想要让别人走进音乐的世界去感受里面的律动。在小时候一次又一次练习和在台上忘我的表演,他那坚定或者顽皮的表情交织,体现出他的生活的枯燥,不断在练习和表演比赛。正因为他的童年在音乐世界里,所以使他想得比别人多。在交错的同时,也有采访式的独白,他对着镜头告诉观众自己内心的想法,然后再切回过去,使观众更能直观地看到他的生活。其中有一段是17岁的他和父亲哥哥妹妹在饭桌的冷漠对话,然后通过采访说了父亲有了第三者,自己觉得这样是不服责任没人性,但同时是尊重父亲培育他,画面就转回11岁的他和父亲在国外比赛的生活,和父亲的亲密。让观众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当自己清楚地看见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事的转变是会和那一个人感同身受的。因为人们常爱说那句,你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在导演的安排下,我们看到了。

在镜头上,导演采用了许多黄家正的仰拍,侧面,背影。体现出他是一个自信的人,同时也有孤单的一面。他总是一个人地在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其中有一个他指挥乐团排练的画面,采用了鱼眼镜头,使他晃动的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体现出他的投入。在独白的时候,会采用仰拍,观众可以看到他思考的表情。在家人在餐桌上时,哥哥在画面的后方吃东西,而他在前方练琴,体现出两兄弟的隔阂。在纪录片里除了,跟拍体现出真实性之外,镜头的运用也是呈现故事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黄家正在追寻的是一个自己想要的完美人生,如同在音乐世界里不能慢,错了就是错了,慢了就不能体现歌曲的内涵。人也一样,人有权操纵自己的人生,但是背叛,推卸责任,是没有人性的人。做人,要做一个有人性的人,不能盲目,人要时刻思考着,时刻去追寻着。人生如音乐,需要去感受。所以他说,成为钢琴演奏家是人生的满足,但是不可能不断去演奏,不可能为音乐而去音乐,做人才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